一篇長文,揭開了腫瘤治療亂象的一幕。
4月18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內科醫生張煜在網絡上發布長文《寫給我摯愛的國家和眾多的腫瘤患者及家屬——請與我一起呼吁,請求國家盡早設立醫療紅線,遏制腫瘤治療中的不良醫療行為》。
指控在去年10月20日就發出,張煜在社交網絡平臺怒斥上海某三甲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陸巍對患者“肆無忌憚”,但當時并未引起太多關注。半年后的2021年4月2日,張煜在談及“不良醫療現象”時,再次點名陸巍,稱在他蓄意誘騙治療下,有的患者生存期明顯縮短,家屬還欠下10多萬債務。
4月18日,張煜再次發此文,雖很快被自行刪除,但這一次不僅媒體紛紛聚焦,國家衛健委也“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對有關情況和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
5月28日,上海市衛健委公布對涉事醫生陸巍以及企業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處罰,但事情似乎并未就此結束。
該事件中,陸巍曾診治過的患者之一名為馬進倉,據新京報報道,馬進倉女兒抵達上海新華醫院封存其父病歷,并準備針對NK治療一事報警,但官方尚未對此公布最新進展;同時,陸巍是否誘導其另外兩名患者——張有林的母親和舅舅患者接受在中國尚未被批準應用于臨床的NK療法,也正被媒體聚焦。對此,國家衛健委也表示高度關注。
是否“濫用”抗腫瘤藥物?
張煜在文章中提到了7條腫瘤治療亂象的“臨床實例”,并分析了這些現象的原因——缺乏監管、部分醫生的無知和貪婪、及作為弱勢群體的患者信息不對稱。文末,這位醫生還提到了對該亂象的解決方案——“國家通過各種方式設立紅線并嚴格監督執行”。
文章發布后很快被張煜刪除,但仍吸引了從民間到官方的大量關注,4月19日新華社每日電訊發布評論文章《醫生揭腫瘤治療黑幕后,刪了帖子但刪不了問題》。
而來自醫生同行的不同聲音格外引人注目。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曉東發微博評論:“標題有點狠,容易被百姓誤解,這些亂象不是醫生的問題,是社會和管理的責任,總體可信度和我的支持度90%。”
根據陸巍的講述,在青海這對胃癌患者姐弟去世后,姐姐(馬秀蘭)的兒子給他發了封感謝信,力挺他是一位好醫生,但弟弟(馬進倉)的女兒卻對他做出了嚴重指控。這讓整個事件陷入了羅生門。
與此同時,4月19,國家衛健委發布消息:“立即組織對有關情況和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相關問題一經查實,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相關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國家衛健委將持續推進腫瘤診療管理工作,進一步健全管理制度規范體系,加大監督指導力度,確保相關要求落實到位,著力提升腫瘤診療規范化水平,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
在4月27日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醫政醫管局焦雅輝局長在回答記者關于“馬進倉腫瘤治療事件”的提問中表示,經過專家和同行進行評議,認為整個治療過程當中,治療的原則基本符合規范。
抗腫瘤藥物“濫用”的根源是什么?
在張煜看來,那些明顯違背腫瘤治療基本原則的療法均導致患者花費大幅度增加,甚至有部分患者因此死亡。究其原因,抗腫瘤藥物“濫用”的根源,往往是醫生專業知識不足,或是經濟利益所致。
對于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現象,2020年,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藥劑科主任劉濤曾向《健康時報》表示,“在惡性腫瘤疾病治療領域,超藥品說明書用藥的現象是比較普遍的,主要的原因確實是這個領域的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發展的速度相當迅速,而藥品說明書的更新明顯滯后于臨床實踐的發展。超說明書用藥亦即‘藥品未注冊用法’,是指藥品使用的適應證、給藥劑量、適應人群、給藥途徑等用法,不在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批準的說明書之內。”
根據加新坡一項系統性研究看來,抗腫瘤藥超適應證使用的部分原因,來自臨床指南更新的延時,以及缺少足夠的臨床研究證據進行決斷。7%-31%的超適應證用藥,缺乏相關癌癥診療指南或藥理學支持。即一種藥物在不同環境下可能表現出不同的獲益-風險曲線。舉例而言,貝伐珠單抗等抗血管生成藥物在轉移性結直腸癌治療中已經取得療效,但在輔助化療基礎上加入貝伐珠單抗,不會給結直腸癌患者帶來額外的生存獲益。
張煜曾在社交網絡平臺提到了自己勸阻了一位月收入僅3000元且已賣房賣地傾盡家財的父親,采用一種每月多花費數萬,卻只能將女兒的中位生存期延長兩個多月的療法。因為他認為,也許女兒能多活兩個月,但父親“都不知道以后會過上什么樣的日子,壽命都能可能減少好幾年”。
4月14日,《八點健聞》采訪了4月初被張煜指為“誘騙治療”的當事醫生陸巍本人。陸提到,患者罹患的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生存周期遠低于普通胃癌的罕見胃癌,并沒有規范的診療指南可以遵循。陸還指出了診療方案中幾種被指為“濫用藥物”的貴價藥也只是“和醫生經驗有關、約定俗成的超適應證用藥,并沒有經過大量人群驗證,沒有寫進說明書”。
是否存在不當利益交換?
“腫瘤治療亂象事件”中,陸巍診治過的患者,除了馬進倉之外,還有張有林的母親和舅舅。
2020年8月,張有林的母親和舅舅在上海治療胃癌期間,到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接受了NK細胞免疫療法,共花費15萬元。
今年4月9日,張有林到母親曾經接受治療的那家醫院辦理醫保報銷手續時,接到了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一位男性工作人員的電話。
據“醫學界”報道,“他問我在哪里,我說在醫院,他說過來把錢退給我,我問退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的,他說兩個人的都退。”張有林在電話中說。
收到對方帶來的15萬元的現金后,張有林給對方寫了個收據,并把此前治療時對方開具的票據還給了對方,但只還了7.5萬元的票據,另外的票據在他表妹那里。
對此,國家衛健委表示高度關注。 至于反映的如基因測序、基因檢測、NK細胞治療的問題,國家衛健委也已要求上海市衛健委調查,如果發現有利益交換和利益輸送的違法違規情況,絕不護短、絕不回避,將依法依規,予以嚴肅處理。
半個多月后,在五一長假的最后一天,該事件當事人之一張煜醫生再次發聲,請求衛健委給予機會,讓他和專家團對陸巍醫生事件進行辯論,并且最好在全國媒體公開進行。他在文中表示,所有發言均是他作為中國一名普通醫生的個人行為,與他所在醫院——北醫三院無關。對于這次發聲原因,他寫道:“忍無可忍,必須發聲。”
陸巍和涉事企業被處罰
如今,上述事件還在進一步升級發酵。
據新京報報道,5月8日,陸巍曾診治過的患者馬進倉女兒面對采訪時表示,想了解衛健委評議標準。8日11時,她抵達上海新華醫院封存其父病歷,并準備針對NK治療一事報警。
5月28日,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公布對于陸巍醫生的處罰結果,即警告并暫停執業6個月,罰款三萬元。處罰事由是未按規定告知患者替代方案等信息、未按規定填寫保管或補記搶救病歷等。對于陸巍是否過度醫療、是否與相關機構存在利益關系沒有提及。監督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是否繼續調查、如何調查,會聽從上海市衛健委的安排。
此外,上海長寧區衛健委官網公布了對于涉事公司上海嘉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處罰結果。該公司因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沒收違法所得15萬元,罰款人民幣150萬元,罰沒款合計165萬元。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在發布會上表示,有關在基因檢測、NK細胞治療方面是否存在不當的利益交換,請上海市衛健委再進行調查,其結果有待公布。記者 于娜 見習記者 郭怡琳 北京報道
上述事件后續進展如何,《華夏時報》將持續關注。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上交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證券化市場,提升資產盤活規模及效率,降低...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貿易商正在以更低的價格進行拋售。有鋰礦上市公司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行,產業鏈面臨較大壓力。有分...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成立后,舉辦者、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資,不得通過拆借資金、無償使用等方式占用、...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年初特斯拉降價將一眾造車新勢力卷入價格戰,3月份東風系的降價補貼再次席卷汽車行業,燃油車企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品牌也無...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開年以來,累計已有15家銀行獲得機構調研,其中長三角區域上市銀行仍然備受資本青睞。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發稿,蘇州銀行...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
2023-03-24 13:37:48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
2023-03-24 10:27:57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
2023-03-24 09:39:02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
2023-03-24 08:26:02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
2023-03-24 0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