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里皮掛帥的國足,為理論上的出線希望戰斗到了最后一刻。5年后,歷經動蕩與波折的國足,甚至連最后的“榮譽之戰”都顏面掃地。
十二強賽戰罷,中國隊6戰1勝3平6負積6分,與5年前相比,積分整整少了一半。如果說上一屆十二強賽后半段的奮起直追,在中國球迷內心埋下了希望的火種,那么這份在2017年的秋天種下的光和熱,在2022年的春天,被一場又一場的倒春寒無情地摧殘熄滅。
當然,西亞的中立球場是感受不到春寒的,真正的寒冷,只會在中國足球自己身上。
四年探索與嘗試,我們收獲了什么?
【聯賽發展波折不斷,反復折騰內耗嚴重】
過去四年,中超聯賽的發展可謂歷經波折。先是頻繁的“限薪令”“俱樂部名稱必須中性化”等行政指令,給原本在資本助推下野蠻生長的金元足球加上了條條框框,隨后是疫情的沖擊和反復,導致正常的主客場聯賽難以為繼。
高水平外援的紛紛離去,不甚合理的賽會制安排,讓中超聯賽本就有限的技戰術水平更加不堪入目。
誠然,管理部門提出“俱樂部名稱必須中性化”等措施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這一指令,卻與當前國內足球俱樂部依然處在高度依賴投資人的發展階段的社會現實相脫節。
足球產業在國內,大多數時候都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投資人被剝奪了俱樂部冠名權,繼續投資的熱情自然大打折扣,加之近年宏觀經濟下行,不少俱樂部欠薪問題頻發,甚至日常運營困難,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國內聯賽難以健康發展,甚至正常發展都成了奢望,以此為基礎的國家隊又怎能得到良性發展?疫情影響前,聯賽球市的火爆與國字號戰績的慘淡,形成了極其扎眼的對比。
在外援當道的俱樂部,不少國內球員習慣于服從既有的圍繞外援制定的戰術體系,習慣了扮演“工具人”,自主進攻能力和決策能力逐漸生疏。
等到去到國家隊需要扛起大梁時,實力和經驗上的差距暴露無遺。疫情后,賽會制安排下極度緊密的賽程,讓比賽的節奏和技戰術含量大打折扣。不少球員習慣了國內聯賽的慢節奏,面對十二強賽的快節奏與高強度,表現出極度的不適感。
管理部門對聯賽賽程的隨意切割,更是讓聯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惡化。時至今日,管理部門始終堅持“聯賽為國家隊集訓讓路”的老一套管理思路。2018年下半年,更鬧出在聯賽正常進行時,抽調球員組建“U25國足集訓隊”這一荒唐鬧劇。
這一“創舉”結果如何呢?一段時間的軍事化訓練后,球員們甚至對正常的有球訓練產生了陌生感。此后,沈祥福掛帥的“集訓隊“遠赴歐洲進行熱身拉練,戰績自然是勝少負多。不到半年,草草上馬的”集訓隊“就無聲無息地淡出人們的視線。
然而,“集訓隊“的形式,卻被一直保留了下來。2021年,為了幫助國家隊”充分備戰世預賽“,全年聯賽被零散地切割為多個階段,換來的,卻是國腳們在聯賽和國家隊集訓交織下,全年無休的身心俱疲。大年初一對陣越南一戰,經歷了一個月8輪聯賽“折磨”的國足球員們,“有心無力”的疲態盡顯。
脫離了正常的訓練和比賽節奏,加之封閉集訓的隔絕環境帶來的心理壓力,長期集訓模式,或許對中國體育的其他項目存在積極作用,但是對國足而言,絕對沒有。歷史已經證明過的錯誤,為何始終執迷不改呢?
【代價巨大,成效寥寥的歸化政策難以為繼】
啟用歸化球員,是過去一個世界杯備戰周期內,國足所進行地最為大膽的嘗試。然而當轟轟烈烈的歸化政策喧囂散去后,留下的卻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當初,實施歸化政策的初衷,是為了吸納其戰斗力,幫助中國隊實現沖擊卡塔爾世界杯的目標。
2019年初,歸化政策在經歷了多年的爭議與論證之后,終于在少數幾家俱樂部開始試點實施。最初,政策的實施對象,還是李可、蔣光太、侯永永等有中國血統的球員。
當年6月,李可成為首位代表國家隊出場的歸化球員。隨后,效力中超多年的巴西外援,也成了歸化的主要目標。
當年9月,以艾克森為代表無血緣歸化的入籍球員,開始進入中國隊征戰世預賽的大名單。晚些時候,隨著阿洛伊西奧、阿蘭等人先后完成國籍轉換手續,中國隊的歸化兵團正式組建成型。
然而,對于一個缺少移民傳統的國家而言,接納這些歸化球員并不容易。輿論的紛爭,始終伴隨著歸化球員。40強賽后期以及12強賽初期,李鐵對歸化球員的使用,也顯得較為保守。
除了鎖定后防線首發的蔣光太,前場幾位歸化球員,都還需要與同位置的本土球員競爭上崗。從首循環對陣沙特一戰的下半場開始,李鐵開始信任歸化球員。
此后對陣阿曼、越南以及與澳大利亞的次循環交手,歸化球員,尤其是阿蘭、洛國富,都獲得了更多的出場時間和更高的戰術權重。3場5分的結果,至少符合對國足實力的一般認知。
正當歸化球員的使用逐漸步入正軌時,國內足壇卻禍起蕭墻。由于母公司恒大集團運營困難,廣州隊球員的薪水得不到正常發放。
幾位歸化球員紛紛表態不會參加第二階段的聯賽,11月的國際比賽日結束后,他們也選擇了離開中國。1月份國家隊再次集結時,缺乏系統訓練的歸化球員們,在場上表現出的競技狀態,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慘敗越南,意味著中國隊沖擊卡塔爾世界杯失敗,為其服務的歸化戰略也近乎被宣判了死刑。最后兩場的十二強賽,歸化球員最后的“遺珠”蔣光太兩場比賽枯坐替補席,似乎已經傳遞出了歸化球員未來將被邊緣化的信號。
如今看來,部分歸化球員的實際戰斗力,也值得被打上一個問號。花費重金歸化而來的球員,總不能只能在對陣馬爾代夫和關島時扮演大殺器吧。
然而事實就是,艾克森已經不是埃爾克森。年齡和傷病等因素的影響,讓他在前場的支點作用,相比張玉寧已經不存在優勢。至于始終傷情不明的費南多,甚至十二強賽結束了,還沒完成國家隊首秀。
花費重金的歸化戰略,最終因找不到正確的使用方式和混亂的管理而草草收場,空余一地雞毛。
如今,巴西外援們紛紛離去,昔日轟轟烈烈的“歸化幫”,除開蔣光太,只剩下長期養傷的李可,還有前途成疑的德爾加多。依靠外援提升國足戰斗力的美夢,最終也成了竹籃打水,浪費的卻是大量資金,剩下的只有無休止的爭議。
【無休止的土洋之爭,找不到的一方清凈】
執教中國國家隊的,應該是土帥還是洋帥?或許,決定這個問題答案的,已經不是教練的業務能力本身,而是中國足球的發展環境。
2018年3月的中國杯,是中國隊在新的世界杯備戰周期迎來的第一項國際賽事。
然而,中國隊卻在家門口接連以大比分慘敗給威爾士和捷克。此后,國足在熱身賽上接連不勝印度和巴勒斯坦,一時間,質疑里皮執教能力和職業態度的聲音不絕于耳。
或許是察覺到了高層的態度變化,早在2019年亞洲杯開打前幾個月,里皮就表示亞洲杯“將是自己在中國執教的最后一站”。亞洲杯上,帶上數位老將壓陣的國足,雖然時隔15年再次在洲際賽事淘汰賽上取勝,但卻以后衛接連送禮的滑稽方式草草出局。
隨著國足止步亞洲杯八強,里皮的東方冒險似乎也畫上了一個充滿遺憾的句號。然而,意大利教頭與中國足球,卻始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聯系。
3月,里皮的“關門弟子”卡納瓦羅作為“代理主帥”帶隊出征中國杯。幾個月后,國足便宣布與銀狐再續前緣。這一次,足協付出了更為令人咂舌的高昂薪水,打出了歸化球員這張前所未有的支援牌。
出乎意料的是,里皮的“二進宮”,卻結束地如此猝不及防。2019年11月,國足客場不敵敘利亞。賽后,里皮當場宣布不再執教國家隊,一時間引發輿論嘩然。
里皮請辭后,被推上教練席的是李鐵。此前,李鐵在恒大有過跟隨里皮的學習經歷,獨立執教河北華夏幸福與武漢卓爾時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于是,東亞杯的小考過后,李鐵隨即得到轉正,并以4戰全勝的戰績,順利帶領國家隊完成40強賽出線的任務。
然而,來到比賽強度更高的十二強賽,加之歸化球員這一變量的加入,李鐵很快暴露出了準備不足的缺陷。對陣澳大利亞盲目搶攻、對陣日本一味死守、對陣沙特上下半場對歸化球員截然不同的使用、對陣阿曼的不當人員調整,都反映出了李鐵作為國家隊主教練的稚嫩之處。
代價高昂的試錯過后,李鐵卻沒有等到徹底撥亂反正的機會。1-1逼平澳大利亞,本應當是李鐵執教國家隊的新起點,不料卻成了其在國家隊的最后一戰。
新聞發布會風波、私接商務、球員利益輸送,被曝光出來的種種問題,成了將李鐵趕下臺的最后幾根稻草。
“叛逆”的李鐵走了,“聽話”的李霄鵬來了,國足變得更體面了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誠然,擺在李霄鵬面前的,是陣容不整,球員普遍疲憊的難題,但是幾場比賽下來,李霄鵬的戰術理念是什么呢?
李鐵執教下的國足,雖然場面觀感不佳,至少具備“王燊超傳中找后點武磊”這樣能夠明確落實的戰術思路。
李霄鵬治下的國足,除了變本加厲地中后場“堆人頭”式的防守,還交出了些什么呢?如果啟用李霄鵬,單純只是為了放棄李鐵,那么如此折騰,除了取悅某些對李鐵不滿的高層,又有什么意義呢?
當然,不能因為李霄鵬戰績慘淡,就去盲目懷念李鐵。真正的問題在于,中國足球,需要一個什么樣的主教練作為領路人?
土帥也好,洋帥也罷,主教練的國籍與身份,從來不應該成為主要矛盾。
只是,土帥和洋帥的路線之爭,已經折騰了中國足球太久,浪費的卻是一批又一批球員的一個又一個四年。格外苛刻的輿論環境,以及剪不斷理還亂的多方掣肘,令國家隊主教練總是無法真正貫徹落實自身的意圖。
與其爭論教練人選,不如先反思一下,中國足球是否擁有一個尊重教練的專業精神、可以令教練自如發揮的發展環境。
【尾聲】
四年又四年。每一次沖擊世界杯失利后,類似的反思論調甚至只需要修改具體的時間,就可以再發一遍。
“為何中國足球,總是能完美避開所有正確答案?”反復的試錯與折騰,令中國足球本就不富裕的家底,在內耗中進一步折損。
國家隊想要重回正軌,不止是空喊“狠抓青訓”的口號就可以解決的。
能否擁有健康發展的聯賽環境、是否尊重足球的客觀發展規律、是否能提供讓專業人干專業事的理性環境,搞清楚這些上層建筑的答案,和培養青訓人才同等重要。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上交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證券化市場,提升資產盤活規模及效率,降低...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貿易商正在以更低的價格進行拋售。有鋰礦上市公司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行,產業鏈面臨較大壓力。有分...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成立后,舉辦者、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資,不得通過拆借資金、無償使用等方式占用、...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年初特斯拉降價將一眾造車新勢力卷入價格戰,3月份東風系的降價補貼再次席卷汽車行業,燃油車企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品牌也無...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開年以來,累計已有15家銀行獲得機構調研,其中長三角區域上市銀行仍然備受資本青睞。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發稿,蘇州銀行...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
2023-03-24 13:37:48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
2023-03-24 10:27:57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
2023-03-24 09:39:02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
2023-03-24 08:26:02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
2023-03-24 0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