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有什么區別
職務發明和非職務發明的區別主要在于:當事人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而非職務發明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職務之外沒有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二、
職務發明的評判標準是什么
1.以單位的業務范圍來劃分。即凡是屬于單位業務范圍內的有關發明創造,均認為是職務發明。從單位的角度看,單位雇傭職工的目的就是為了發展其業務,職工有義務為發展單位的業務而努力,因此,職工完成的一切在單位業務范圍內的發明創造行為均屬于履行職務。
2.以完成發明創造是否利用了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作為劃分職務與非職務發明創造的標準。
3.以完成發明創造的時間是否是業余時間作為劃分職務與非職務發明創造的標準。
4.以單位是否立項作為劃分職務與非職務發明創造的標準。
5.依照崗位責任制和聘任合同所約定的范圍作為劃分標準。
三、
非職務發明專利權人是誰
非職務發明專利權人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對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申請被批準后,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如果一項非職務發明創造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發明人、設計人共同完成的,則完成發明創造的人稱之為共同發明或共同設計人。共同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取得的專利權歸全體共有人共同所有。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準后,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
年內8家“袖珍”IPO公司登陸港交所 超低比例首發頻現為哪般今年上半年,港股“袖珍”IPO頻現。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29家
-
環球最資訊丨監管加強“把關”并購重組 月內近10家上市公司收到問詢函6月份以來,一些上市公司收到了并購重組相關問詢函。問詢函中,監管頗
-
【讀財報】一季度信用卡消費者投訴透視:監管處理信用卡業務投訴超3.2萬件 工商銀行被投訴總量高 播資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監管部門處理銀行業
-
21家公司排隊等待聆訊 生物醫藥行業赴港上市熱情升溫 全球微動態目前港股正在排隊等待港交所聆訊的90家公司中,有21家為生物醫藥公司,
-
國資漸成LP主流 業內呼吁建立合理激勵考核機制|環球快報根據“2022國有創投機構和政府引導基金激勵與容錯機制”調查結果,在10
-
年內8家“袖珍”IPO公司登陸港交所 超低比例首發頻現為哪般
2023-06-29 07:29:08
-
環球最資訊丨監管加強“把關”并購重組 月內近10家上市公司收到問詢函
2023-06-29 07:42:11
-
【讀財報】一季度信用卡消費者投訴透視:監管處理信用卡業務投訴超3.2萬件 工商銀行被投訴總量高 播資訊
2023-06-29 07:28:12
-
21家公司排隊等待聆訊 生物醫藥行業赴港上市熱情升溫 全球微動態
2023-06-29 07:44:06
-
國資漸成LP主流 業內呼吁建立合理激勵考核機制|環球快報
2023-06-29 0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