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特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3年4月11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段琳筠)近期,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附近的安居空港花園保障性住房項目,正在有序加緊建設當中。該項目是深圳市機場集團自有存量用地。待項目建成后,將有50%房源配租給原單位符合條件的員工,另50%房源由政府優先配租給機場上下游企業員工,既解決了機場和上下游企業員工的住房難題,也盤活了深圳市國有存量用地和低效用地。
【資料圖】
安居空港花園保障性住房項目,系此前按照“收地+單主體出讓”模式,通過政府收儲、完成規劃調整后,以協議方式出讓給安居集團,用作政府組織配租的保租房。
近段時間,深圳在擴大保障性住房供應上大招頻出,安居空港花園保障性住房項目只是其中的具體成果,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對“十四五”期間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的目標按下“快進鍵”,進行了新的調整,將建設和籌集保障性住房原目標54萬套(間)調整為不少于74萬套(間),增加的20萬套(間)均為保障性租賃住房,以更好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問題。
著眼于更長遠的未來,深圳還提出2021年-2027年將累計新增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100萬套(間)。屆時,隨著保障性住房逐步供應到位,將覆蓋約350萬-400萬人。預計到2035年,深圳保障性住房覆蓋人群將達到約500萬人,約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6%。
如何將這一宏大目標按時落到實處?深圳做出了創新性路徑選擇:在不斷加大保障性住房土地供應的同時,從機制上以新建為主轉向建籌并舉,向城中村等存量住房的改造提升要資源,并提出“跟著產業園區走、跟著大型機構走、跟著軌道交通走、跟著盤活資源走”的“四跟”發展策略,讓保障性住房建設籌集與城市發展、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用地:持續向保障性租賃住房傾斜
建設保障性住房不能是“無米之炊”,深圳首先在用地保障上發力,不斷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
以2023年為例,深圳全年計劃供應建設用地1200公頃,供應空間主要分為民生設施用地、居住用地、產業用地和商服用地四大類。其中,民生設施用地計劃供應543公頃,居住用地計劃供應330公頃,產業用地計劃供應300公頃,商服用地計劃供應27公頃。
在這一年度建設用地計劃中,關于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保障的兩個方面引人注目。一是用地供應逐步向租賃住房傾斜,330公頃的居住用地計劃,不僅包括公共住房用地125公頃,而且單列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計劃,2023年供應保障性租賃住房用地達34公頃,占居住用地總計劃的10.3%。
二是在產業用地部分,在強調加大產業空間保障力度,精準對接“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空間需求,保質保量完成“工業上樓”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產業空間任務,推進重大先進制造業項目落地建設,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要求在產業用地中要部署好保障性住房配套建設。
除了當年計劃中的實打實用地供應,更有不容忽視的“用地潛力”。記者從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獲悉,為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切實改善人居環境,自2021年以來,我市開展居住潛力用地土地整備專項工作,創新低效用地盤活機制,已累計整備完成居住潛力用地近4.6平方公里。
2022年初,我市還啟動了《深圳市城市更新項目保障性住房配建規定》的修訂工作,根據我市新形勢新變化,結合市場情況,對接國家住房體系,對更新配建保障性住房的相關規定進行滾動修訂,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深圳市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我市將持續加大居住潛力用地的整備力度,計劃全年完成不少于2平方公里的居住潛力用地。”據悉,“十四五”期間,我市將整備完成居住潛力用地不少于10平方公里。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公共經濟研究所所長汪云興表示,多維度多層級的優質空間和用地保障,將進一步促進深圳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深圳宜居城市建設,“用地建設的保障,將推動深圳城市從宜業到樂業,從安居到樂居。”
房源:建籌并舉多渠道建籌多主體供應
在土地供應轉為存量模式為主的新形勢下,深圳主動轉變思路,由原有以新供用地建設為主轉變為建設籌集并重,全力開展“六類十五種”渠道建設籌集工作,以自有存量土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工業上樓”配建保障性住房三個渠道為主要發力點,形成多渠道建設籌集、多主體供應新模式。
今年,全市將充分發揮國有企業主力軍作用,以盤活自有閑置土地為依托,進一步融合土地、資金、專業力量等各方資源,計劃合力建設3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謀劃生成20個重大項目,明確了時間表和路線圖,科學合理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計劃。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附近的安居空港花園保障性住房項目就屬于這一類型。
今年2月28日,深圳市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行動在龍華區元芬新村啟動。
由于歷史原因,深圳形成了存量巨大的城中村住房資源,吸納超1000萬人口,占全市住房租賃市場的半壁江山。存量城中村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成為深圳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的重要渠道之一。為此,深圳提出了“四個渠道、三個結合”的思路。其中四個渠道:緊密圍繞“20+20”產業集聚區、軌道交通站點、20大重點片區和市區級中心片區,開展其周邊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三個結合:結合“山海連城”計劃、房屋第六立面優化、“三宜小村”創建,開展城中村綜合整治,為新市民青年人群體提供大規模的經濟適用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今年計劃推進4.9萬套(間)城中村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項目,選取10個宜居、宜業、宜游的 “三宜小村”精品示范項目。
“工業上樓”配建保障性住房方面,則結合深圳未來五年每年建設不少于2000萬平方米“工業上樓”廠房空間,加大、加快推動“工業上樓”配套建設保障性住房工作,出臺符合“工業上樓”需要的住房保障政策,為制造業強市戰略提供有力支撐。南山智造紅花嶺產業園一期共配建配套宿舍約3000(間),優先面向園區內員工出租,建成后可為6000-7500人提供居住保障。
記者獲悉,2022年,我市財政支出九大類民生投入占比近七成。其中,全市住房保障支出236.9億元,增長12.1%。今年,我市財政支出將持續大力保障住有宜居和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建設,努力持續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品質:創新“四跟”理念供給優質空間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這樣的生活狀態成為大城市上班族的共同困擾。就業崗位集中地與房源位不匹配,通勤時間過長,成為不少新市民青年人面臨的生活難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住房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居住環境、配套設施、交通出行、公共服務等都成為居住選擇的優先考慮因素。
為滿足新市民青年人對改善住房條件的新需求,深圳提出“跟著產業園區走、跟著大型機構走、跟著軌道交通走、跟著盤活資源走”的發展策略,確立“按需定建”原則,努力實現職住平衡、產城融合,大大降低新市民青年人的通勤成本。
跟著產業園區走,重點通過“工業上樓”配建保障性住房,盡可能做到在哪里上班就能在附近居住。
跟著大型機構走,重點通過企事業單位利用自有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
跟著軌道交通走,圍繞軌道交通站點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從根本上解決通勤難題。
跟著盤活資源走,重點通過城中村保障性住房規模化品質化改造提升,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高品質的保障性住房。
在具體實施層面,深圳將圍繞“20+20”產業集群、軌道交通站點、20大重點區域和市、區中心片區,結合“山海連城”計劃、“城市第六立面”行動和“三宜小村”創建,統籌做好教育、醫療、交通等設施用地的規劃布局,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
年利率月利率(什么叫年利率 月利率)本文目錄一覽:1、如何換算年利率和月利率?2、年利率怎么換算成月利率3、什么叫年利率月利率4、年利
-
全球微資訊!去年低基數效應下 券商自營將驅動一季度業績“深蹲起跳”經歷2022年業績及估值“深蹲”后,在去年低基數效應下,隨著首份上市券商2023年一季度業績快報超預期披露,證券行業一季度業...
-
【全球聚看點】市場看漲情緒開始醞釀 豬肉價格跌速放緩 養豬股表現亮眼3月以來,在供應寬松及需求淡季的共同作用下,生豬市場盡顯疲態。但多個跡象表明,市場的看漲情緒已經開始漸漸醞釀。例如,豬...
-
【熱聞】首批8只中證商用飛機高端制造ETF正式申報近日,包括南方基金、華夏基金、富國基金、易方達和華泰柏瑞等在內的8家公募基金,首批申報的中證商用飛機高端制造ETF正式遞...
-
觀熱點:樂觀消費復蘇 多家連鎖食品餐飲公司謀劃加速拓店記者梳理近期連鎖食品、餐飲企業披露的年報發現,在2022年經營業績承壓的背景下,隨著2023年消費復蘇趨勢加強,多數企業擬將...
-
年利率月利率(什么叫年利率 月利率)
2023-04-11 08:46:42
-
全球微資訊!去年低基數效應下 券商自營將驅動一季度業績“深蹲起跳”
2023-04-11 08:35:51
-
【全球聚看點】市場看漲情緒開始醞釀 豬肉價格跌速放緩 養豬股表現亮眼
2023-04-11 08:40:48
-
【熱聞】首批8只中證商用飛機高端制造ETF正式申報
2023-04-11 08:34:51
-
觀熱點:樂觀消費復蘇 多家連鎖食品餐飲公司謀劃加速拓店
2023-04-11 08: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