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8qo88"><tbody id="8qo88"></tbody></samp><ul id="8qo88"><pre id="8qo88"></pre></ul>
    <kbd id="8qo88"></kbd>
    <samp id="8qo88"><tbody id="8qo88"></tbody></samp>
  • <strike id="8qo88"><s id="8qo88"></s></strike>
    “美麗無憂”的宣傳下陷阱重重學生是目標人群
    2021-10-20 11:26:24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我做了個零息整容貸款,一共貸了48000,逾期費用漲到了一天100,這算不算高利貸?”“被誘導辦下美容貸,后悔不想做了,卻被醫院告知要扣5%利息費,可以維權嗎?”……此類求助信息在各類互聯網臺并不鮮見。《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發現,部分“美容貸”以高薪招工、低價整容、低息甚至免息貸款等“豐厚條件”誘導消費者超前消費、過度借貸,實際上織就了一張高利陷阱。

    “美麗無憂”的宣傳下陷阱重重學生是目標人群

    一些醫美機構往往用“超低價”的優惠廣告吸引顧客:1元錢的小氣泡深層清潔、脫毛體驗價1元起、9.9元的祛痘套餐……原價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醫療美容服務往往標出“白菜價”,而當消費者走進醫美機構時卻被推銷費用高昂的項目,再進一步推薦“美容貸”。

    記者在浙江對多家醫美機構走訪調查發現,不少醫美項目價格高昂,動輒上萬元,幾個項目做下來甚至會超過10萬元,幾乎每家機構都能辦理醫美項目貸款。

    位于杭州市西湖區的一家醫療美容醫院的客服人員告訴記者,顧客有分期付款的需求,機構肯定會愿意牽線搭橋,幫助求美人士“花明天的錢,圓今天變美的夢”。這位客服人員稱,貸款1萬元分12期付款,每個月支付的利息約80元至100元,分期時間越短利息越少。“我們是大醫院,合作的都是正規臺。”她說。

    記者調查發現,實際上,這樣的“美麗”并非無憂。

    四川的劉女士被低價醫美項目吸引,在一家醫美機構辦了兩年期的“美容貸”,做了“提眉手術+抽脂肪填充全臉”手術后出現兩眼不對稱等問題。在討說法的過程中,醫美機構不愿賠款,雙方多次發生沖突,劉女士一邊四處投訴維權,一邊還得按月還貸款。

    “被誘導辦下‘美容貸’,后悔不想做了,卻被醫院告知要扣5%利息,可以維權嗎?”此類求助信息在一些網絡臺并不鮮見。

    杭州市濱江區公安機關曾處理過一起報案,杭州一醫療美容診所以“申請美容貸款支付手術費且無須還款”“貸款后有返利”“貸款逾期不計入個人征信”等虛假承諾為誘餌,誘騙多名受害人前往該醫院辦理貸款做美容。

    今年3月,上海一位女士在一家美容機構免費體驗美容項目后,被誘導辦理了12萬元貸款。之后僅做了一次項目,該機構就跑路了。

    大學生是醫美服務的一個目標消費群體。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按照2017年12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P2P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共同發布的《關于規范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規定,不得向無收入來源的借款人發放貸款,也就是說不能給無收入來源的大學生辦理“美容貸”。但在巨大利益驅動下,部分貸款違規向學生群體放貸。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通過“借身份”的方式可以給學生貸款,或者直接繞過臺“借私貸”。他還表示,一些臺很樂意借錢給學生做醫美,學生的社會經驗和金融知識不足,很容易被低息、零息的宣傳誘惑。“能在學信網查到信息的學生,貸款的利息基本是最高的。學生借錢還不上,可以找家長和學校,他們跑不了。”

    當記者以學生身份咨詢是否能夠順利獲得貸款時,福州一家醫美機構的面診師說:“總會有小貸公司能辦出來,這家不行就叫下一家來。”而某小貸公司負責人說:“有身份證號和手機號就可以。”

    牟利伎倆:宣稱低息實為高利收取各種隱形費用

    在黑貓投訴臺上,許多消費者投訴醫美機構、消費金融公司隱瞞費用、高額利息、高手續費。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醫美機構在宣傳分期付款時,往往以低息吸引消費者,實際上利息遠遠高于國家規定貸款利率。有的臺甚至宣稱0利息,實際上會收取各種手續費。一些貸款條件初看起來似乎很合算,但實際操作中,醫美機構和金融臺往往以各種名目收取額外費用。

    “有的臺向消費者宣傳利率3%,如果該利率是月利率,實際年化利率超過36%,已經屬于高利貸了。”福建諭維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李帆介紹,一些臺利用青年群體對金融知識不熟悉不了解的特點,宣傳看似低息的月利率,實則已經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今年初,消費者林女士投訴被某消費金融公司收取了“砍頭息”。為了做醫美,林女士于2019年7月辦理了總額5萬元的貸款,共分24期,每個月利息690元。

    但是,除了上述利息,林女士發現,辦貸人員通過手機端操作,還另外收取了所謂“靈活保障服務費”和“客戶服務費”共計2000余元。林女士表示,除了辦理貸款之外并未享受到任何服務,而且這兩筆費用在紙質合同上未體現。

    “這種情況很常見。”福州某醫美機構創始人吳兵(化名)表示,金融機構收取的所謂各類服務費用,實際就是放貸前從消費者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錢,通過隱形收費實現高額利潤。

    很多消費者吐槽被“美容貸”套路的遭遇:有的人本想做個幾百元的光子嫩膚,卻被推銷下單購買幾萬元的美容項目。當消費者因高價猶豫時,推銷員則展開攻勢忽悠顧客辦理“美容貸”。有的甚至直接拿起顧客手機操作,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辦理了貸款。

    有消費者投訴,在網上看到某美容店推出9.9元祛痘項目。到店后,店長說需要購買7000元的祛痘套餐才能治好,于是貸款購買了套餐。但一番治療后發現效果不佳,店長說需要再交11000元買另外的套餐才能根治。

    這位消費者表示,當時自己敷著面膜,是由對方拿走手機操作辦理的11000元貸款。事后覺得被忽悠了,提出不做治療退款,卻被要求支付30%的手續費。

    “美容貸”投訴多多地重拳整治

    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美容美發類投訴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021年上半年16459件,同比增長60%,投訴量位居服務類投訴的第五位。其中一類集中問題就是誘導消費者辦理美容網貸,一旦發生糾紛,消費者維權成本高。

    今年5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決定于2021年6月至12月聯合開展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

    6月初,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發文倡議規范醫療美容相關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要求金融機構不與任何不法醫療美容機構開展合作,不向任何不法醫療美容機構客戶提供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

    多地開展相關整治行動。浙江銀保監局重申監管要求:嚴禁銀行機構與無貸款業務資質的第三方機構合作開展“醫美貸”業務,嚴厲打擊涉及醫療美容行業“套路貸”的行為;加強對醫美行業相關融資的風險管控,審慎把好準入關和貸后管理。

    中消協提醒消費者謹慎選擇“美容貸”,理評估風險,認清自身經濟狀況、還款能力。簽訂網貸合同時,注意審查貸款合同中關于期限、貸款利率、逾期及違約金條款,防止被貸款機構以逾期違約等名目加重還款負擔,不讓他人代為操作。

    業內人士表示,針對以上亂象,醫美貸利益鏈條上各方的市場教育任重道遠。針對目前醫美貸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息費不透明且實際定價過高的問題,建議“貸款協議”須完整、清晰地呈現貸款的利息、本金、償還周期和滯納金等信息,所有服務協議與服務項目須通過書面形式達成。

    福建省康復醫學會整形與美容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郭志輝表示,醫美整容機構應承諾不誘導消費者過度消費或接受超出其風險認知和還款能力的借貸。醫療美容機構應不與任何不法小貸公司開展合作,不向任何金融機構非法提供客戶資料等隱私信息。

    李帆律師建議,對醫美機構承諾的內容,要通過書面形式達成服務協議,其中應包括使用的產品、雙方約定的借貸條款等內容,同時留下可供對比的證據,不要輕信醫美機構的口頭承諾,以免日后出現糾紛責任歸屬不清。

    責任編輯:zN_2027
      亚洲免费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不卡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av一综合av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线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第一av网站| 自怕偷自怕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网站久久| 亚洲av无码久久忘忧草|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区|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五月天 | 亚洲综合日韩久久成人AV|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亚洲爆乳无码精品AAA片蜜桃|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中文有码亚洲制服av片|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