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調味品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已出爐。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17家A股調味品上市公司發現,近六成企業營收凈利雙增,梅花生物、海天味業、安琪酵母3家公司營收超百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調味品龍頭企業海天味業或受2022年配料表“雙標”風波的影響,凈利潤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海天味業坦言,前所未有的輿情沖擊,給公司造成了較大影響。
(資料圖)
另外,復合調味品、預制菜賽道受到眾多調味品企業青睞,如恒順醋業收購復合調味品企業,正式入局復合調味品,蓮花健康欲收購“自嗨鍋”母公司股權進入預制菜賽道。除此之外,2022年不少調味品企業向外跨界,尋求新增長點,也有一些企業嘗試通過收購進入調味品領域。
六成企業營收凈利潤雙增
衡量企業的經營狀況,業績是第一說服力。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A股17家調味品上市公司2022年總營收為1013.25億元,其中,有3家企業營收超百億,分別是梅花生物279.37億元、海天味業256.1億元、安琪酵母128.43億元。
2022年A股調味品上市企業營收、凈利潤表。 制圖/新京報記者 劉歡
具體來看,有10家企業營收、凈利潤雙增,占17家A股調味品企業的近六成。其中,營收增長的有13家,前三名分別是雪天鹽業、天味食品、恒順醋業,增速分別為34.74%、32.84%、12.98%,凈利潤增長的企業有11家,蘇鹽井神、雪天鹽業、天味食品增速均超過80%,蘇鹽井神更以140.47%的增幅位居第一。
不過,也有企業2022年業績不佳。中炬高新2022年增收不增利,虧損5.92億元,同比下滑180%。中炬高新在年報中提及,利潤方面受到工業聯合訴訟一審判決的影響,公司于2022年度報告中計提預計負債11.78億元,這是造成年度業績虧損、凈資產收益率下降及資產負債率攀升的主要原因。
主營雞精的佳隆股份虧損0.55億元,凈利潤下降幅度高達303.7%。佳隆股份解釋稱,2022年受原材料價格高企、餐飲消費場景受限、需求疲軟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公司銷售訂單下滑,產能利用率不足,生產成本增加。
海天味業“雙標”風波影響利潤
令業界意外的是,調味品龍頭企業海天味業凈利潤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下滑。年報數據顯示,海天味業2022年實現營收256.1億元,同比微增2.42%,實現凈利潤61.98億元,同比萎縮7.09%。
業績下滑的背后與2022年“??怂箍萍肌钡摹半p標”輿論事件分不開。海天味業也在年報中坦言,2022年,受外部環境影響及經濟周期波及,調味品行業也受到一定沖擊;此外,前所未有的輿情沖擊,也給公司造成了較大影響。
2022年9月底,有網絡博主發布一些用食品添加劑勾兌制作食品的視頻,并提到“海克斯科技”“科技與狠活”,將食品添加劑引向一片爭議聲中。海天味業的醬油產品也被牽涉進來,有網友在短視頻平臺曬出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海天醬油“配料表”不同,海天味業因此被指“雙標”。隨后,海天味業連發三份聲明力證清白,否認“雙標”。
此外,在剛剛發布的2023年一季報中,海天味業實現營收69.8億元,同比下滑3.17%,實現凈利潤17.16億元,同比下滑6.2%。海天味業似乎尚未走出“雙標”事件的影響。
這也讓眾多消費者開始關注零添加調味品,主打零添加醬油的千禾味業成了這場風波的大贏家。2022年第四季度,千禾味業單季度營收8.83億元,同比增長54.92%,環比第三季度增長63.82%。2022年年報顯示,千禾味業全年營業收入24.36億元,同比增長26.55%;凈利潤3.44億元,同比增長55.35%。
就調味品行業而言,2022年以來,零添加、減鹽等健康化產品成為眾多消費者的新追求。中炬高新、加加食品、恒順醋業等調味品企業正在著力開發減鹽、零添加產品。中炬高新稱,2022年重點實現了高端零添加醬油,未來將加快中檔減鹽醬油產品的開發。
發力復合調味品、預制菜
近年來由于產業升級、外賣外食餐飲業的發展,復合調味品發展迅猛。數據顯示,2022年復合調味品的市場規模為1786億元。從17家調味品上市公司2022年報來看,復合調味品是各公司著重發力的領域。
2022年,不少企業的復合調味品業務取得不錯的業績。主營火鍋底料的天味食品營收來源不再是以火鍋底料為主,其中式菜品調味品獲得營收11.81億元,與火鍋底料的11.98億元營收相當,雙雙成為營收主力;恒順醋業復合調味品紅燒肉料包、酸湯肥牛料包等產品2022年銷售實現高速增長,2023年還將持續推出輕火鍋系列、小龍蝦系列、冷泡汁等產品。
中炬高新2022年推出新品廚邦金獎小龍蝦調料;恒順醋業設立全資子公司江蘇恒順復合調味品有限責任公司,進軍復合調味品領域,其推出紅燒肉和酸湯肥牛料理包,并募資建設10萬噸的復調產能;蓮花健康推出紅燒醬汁復合調味料;日辰股份推出麻婆豆腐、紅燒肉等復合調味料;仲景食品推出辣椒炒肉、粉蒸肉等菜的復合調味料。
預制菜也是2022年調味品公司熱衷入局的賽道。海天味業在去年入局了預制菜業務,其產品已于近期上市;天味食品錨定B端,以團餐特渠作為切入口,試水進入預制菜業務,并將預制菜定位為“第二增長曲線”;仲景食品在2022年業績報告會上提出,關于預制菜的試驗并沒有停止,目前要累積仲景食品的優勢,發展中央廚房調味料產品,為團餐、預制菜企業、連鎖餐飲等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
主營雞精味精的蓮花健康在2022年報中提及,擬于2023年收購杭州金羚羊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不低于20%的股權,該事項尚處于籌劃階段交易能否達成存在不確定性,對公司的影響尚具有不確定性,而收購標的企業杭州金羚羊旗下“自嗨鍋”是消費者熟悉的速食品牌,此舉被外界解讀為入局預制菜的信號。
向外跨界尋求新增長點
2022年,也有一些調味品企業向外跨界尋求發展。如海天味業、恒順醋業等企業在跨界做飲料,其中,海天味業新品胡蘿卜汁已經于2022年7月上市,官方宣傳這款胡蘿卜汁屬于發酵果蔬汁飲料,主打0脂肪、0甜味劑、0防腐劑。
2022年5月中旬,恒順醋業在天貓平臺新開設“酸甜抱抱旗艦店”,推出“酸甜抱抱”輕醋果味氣泡水,2022年6月,恒順醋業上線一款文創雪糕,有香醋、醬油芝士、黃酒3種口味。
不過,據新京報記者搜索發現,上述跨界飲品在電商平臺銷量慘淡,部分產品月銷量甚至不足兩位數。有業內專家認為,調味品企業做跨界飲品可能是出于“玩”的心態,營造熱點,做一些潮流單品,很難形成新的業績增長點。
在調味品企業向外跨界謀求發展時,也有企業試圖入局調味品領域。2022年9月,元氣森林宣布擬出資5433.08萬元成為調味品企業西安太陽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的戰略投資者,擁有其30%的股權。太陽食品目前生產休閑食品、調味品兩大類,調味品知名產品有阿香婆香辣牛肉醬系列等。此外,2022年10月,生鮮品牌盒馬申請注冊“匠醬好”商標,進軍復合調味品行業,主要生產蒸、鹵、拌、泡、焗等烹飪方式的復合調味料產品。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盧茜

-
全球報道:微盟集團:一季度SaaS訂單增長20% 經營虧損大幅收窄微盟集團11日晚間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各項經營指標取得快速增長和復蘇,經營虧損大幅收窄
-
天天熱點!午評:兩市縮量下行滬指跌0.4% 紡織服裝行業掀漲停潮至午間收盤時,上證指數報3296 38點,跌幅0 4%,成交額2446 9億元;深成指報11090 38點,跌幅0 47%,成交額
-
迪士尼流媒體陷兩難|全球速讀傳奇CEO艾格回歸后的首個完整財季,長期拖后腿的流媒體業務的虧損進一步收窄,但流媒體的訂閱用戶數崩了,
-
同濟大學教授黃運成:2022年A股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穩定增長 筑牢實體經濟“基本盤”-環球信息黃運成認為,面對國內國際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2022年上市公司整體經營業績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其作為經
-
全球快資訊丨60家信托公司業績透視據記者統計,合并口徑下,60家信托公司累計總計實現營業收入1284 17億元,凈利潤416 19億元。相較于2021年
-
全球報道:微盟集團:一季度SaaS訂單增長20% 經營虧損大幅收窄
2023-05-12 11:22:22
-
天天熱點!午評:兩市縮量下行滬指跌0.4% 紡織服裝行業掀漲停潮
2023-05-12 11:33:08
-
迪士尼流媒體陷兩難|全球速讀
2023-05-12 09:29:01
-
同濟大學教授黃運成:2022年A股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穩定增長 筑牢實體經濟“基本盤”-環球信息
2023-05-12 08:41:51
-
全球快資訊丨60家信托公司業績透視
2023-05-12 08:3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