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0年,全國政協再次新增界別。
“新設‘環境資源界’有什么深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兩會期間專訪了中國科學院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江桂斌。
(相關資料圖)
江桂斌表示,增設環境資源界,可以融合多個領域專家學者的經驗與智慧,為我國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重要科技支撐,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和高質量發展。
江桂斌是分析化學與環境化學的專家,致力于環境分析化學方法、環境污染現狀與過程機制和生態毒理學研究,并將基礎前沿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應用于我國重大環境問題的解決。
談新設“環境資源界”:
可集多領域專家智慧,實現雙碳戰略目標和高質量發展
貝殼財經:你認為今年新設“環境資源界”有何深意?
江桂斌:界別協商是協商民主的重要形式,界別設置隨國家不同時期社會發展需要而不斷調整完善。“環境資源界”是本屆政協新設立的一個界別,是全國政協界別30年來的一次重大調整。新設環境資源界別,是落實二十大精神,“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的具體實踐。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綠色GDP、清潔生產等是落實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
增設環境資源界,可以融合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水利水電、地質地球、化學化工、海洋、氣象、交通、人口等多個領域專家學者的經驗與智慧,聚集和吸引優秀專家形成集群優勢持續建言獻策,為我國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重要科技支撐,高水平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戰略目標。這次調整和優化界別,有利于更好發揮人民政協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獨特作用。
談新污染物監測:
要精確定量的監測方法,也需開發快速篩查的技術手段
貝殼財經:近期,十四種新污染物納入重點管控清單。新污染物“新”在哪?有哪些共同特征?
江桂斌:對于“新污染物”,“新”意味著新產業所帶來的污染排放以及較短的污染發現時間。從源頭方面而言,新污染物通常是外源性化合物、人工合成或天然的化合物。
總體上,新污染物的絕大多數為目前大量生產和應用的化工產品,尚未有效對其生產和環境排放加以控制;此外,環境介質中的存量較高,對污染的源匯及遷移仍缺乏認知;再者,目前對其環境風險還缺乏全面的科學評估。
貝殼財經:如何監測、治理新污染物?
江桂斌:由于我國化學品生產及環境污染的自身特點,新污染物的環境暴露與健康危害機制與發達國家差異顯著,無法照搬國外研究模式與結論。我國新污染物的暴露特征復雜,暴露所致健康危害研究缺乏理論和方法。
針對復雜環境介質中新污染物的高通量篩查及監測技術有待完善,現有技術的普及性和標準化的推進尚需整合各方研究力量。監測新污染物既需要精確定量的監測方法,另外也需要開發快速篩查的技術手段。單純依賴現有科研機構的傳統技術,耗時耗力耗財,難以滿足全國范圍的推廣需求,也不能夠滿足種類繁多的新污染物的監管問題和風險管控。
比如說,可以通過效應導向分析的技術手段,彌補現有新污染物風險評估體系不足。我們團隊針對發現新污染物這個國際性難題,在國內首創成組毒理學分析系統,能夠識別樣品中的各種效應污染物,進而發現不在目前管控名錄之內的新污染物。如果該污染物在環境中有較高的賦存,這就很有可能成為未來需要優先管控的新污染物。未來我們還要研發更多小型化分析設備以滿足技術推廣的需要。
我國新污染物治理及管控工作需要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系統觀念,著眼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有效防范新污染物環境與健康風險為核心,推進新化學物質和現有化學物質環境管理,實施調查評估、分類治理、全過程環境風險管控,加強科技支撐保障,形成政府主導、企業、社會和公眾共同參與的新污染物治理體系,支撐我國新污染物治理的高效運行。
因此,需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明確監管機構和責任,建立污染物排放監測、控制和處罰等制度。加強法律監管,全面落實新化學物質環境管理登記制度,嚴格源頭管控;深化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增強多學科交叉創新,強化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加強清潔生產和綠色制造。
多措并舉
促進空氣污染治理和氣候變化治理優化協同
貝殼財經:你如何理解環境保護與公眾健康之間的關系?
江桂斌:健康權是人類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環境質量問題是關系公眾健康的重要問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是保障公眾健康的必要前提,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之路。
“十三五”“十四五”環境健康工作規劃提到把保障公眾健康理念融入環境保護政策,以最小經濟和社會成本把危害公眾健康的環境風險降到最低,為環境健康工作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開展環境保護,將為我國調整產業結構、促進清潔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重要契機。這不僅會促進我國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提升產量與效益,也會為我國行業在參與全球產業競爭過程中提供有力的綠色技術保障,同時全面保護我國的公眾健康。
貝殼財經:該如何實現空氣污染治理和氣候變化治理優化協同,促進人民健康效益最大化?
江桂斌:我認為,實現空氣污染治理和氣候變化治理優化協同并促進人民健康效益最大化需要采取綜合性的、跨學科的和跨部門的行動。
在科學層面,我們必須解答“暴露”“毒理”和“健康”這三大關鍵科學問題,重點關注大氣污染人群的潛在健康損害和空氣污染物對人群的健康危害機制研究,探索污染與區域疾病高發之間的潛在聯系。
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治理政策,包括環境監管的加強、環境保護機制的建立以及促進空氣污染治理的措施;同時,制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改善交通和基礎建設規劃等方面的措施。
技術方面,應推廣智能化系統,并通過監測、分析、預警和大數據等手段實現精細化管理。政府還應該采取措施促進各行業的生產效率,同時保護自然資源,以促進可持續發展。
此外,政府可以通過宣傳和教育活動來提高人民對氣候、環境與健康內在關聯的認識,比如在降碳減排、減少浪費和使用綠色環保的產品等。同時,政府應該協調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以實現空氣污染及氣候變化治理和人民健康效益的最大化。
編輯 徐超
校對 盧茜

-
速訊:【環球財經】中國認知智能企業小i機器人在納斯達克上市中國認知智能企業小i機器人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成功發行57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融資3876萬美元,并于9日上市交易。
-
焦點播報:午評:創業板指跌0.21% 汽車服務股漲幅靠前滬深兩市主要股指10日早間普遍低開,滬指及深成指震蕩下行,創業板指在窄幅整理后沖高回落。從盤面來看,汽車服務股盤初大幅...
-
環球通訊!寧德時代談鋰礦返利計劃:希望與長期戰略客戶分享資源寧德時代發布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談及鋰礦返利計劃的初衷:“公司鋰礦分享不是出于降價的目的,而是我們有一些礦產資...
-
全球訊息:多地“海鐵聯動”搶抓RCEP機遇 上市公司乘東風積極走出去分析人士表示,RCEP協議再度發力,疊加國內科技制造企業蓬勃發展,有望為我國制造業出口注入活力,電子產品、成套設備等擁有...
-
全球資訊:航運指數創近兩月新高 多家公司業績不俗近14日內好望角型運費指數漲幅居首,高達463 63%,反映了鐵礦石和煤炭等工業物資的長途運輸運價回暖;同時主要用于運輸煤炭...
-
速訊:【環球財經】中國認知智能企業小i機器人在納斯達克上市
2023-03-10 14:41:01
-
焦點播報:午評:創業板指跌0.21% 汽車服務股漲幅靠前
2023-03-10 12:28:29
-
環球通訊!寧德時代談鋰礦返利計劃:希望與長期戰略客戶分享資源
2023-03-10 10:30:20
-
全球訊息:多地“海鐵聯動”搶抓RCEP機遇 上市公司乘東風積極走出去
2023-03-10 09:31:36
-
全球資訊:航運指數創近兩月新高 多家公司業績不俗
2023-03-10 09: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