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12月以來,北交所新股發行達到了一個峰值,單月新增32家公司成功登陸北交所。與此同時,北交所連續出現新股破發,近期多家準北交所企業調整發行底價,連日來,北交所的流動性問題再次引起市場關注。
【資料圖】
業內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近期北交所市場流動性既受制于投資標的與資金需求兩端的供需匹配問題,也受到發展擴容期的階段性客觀條件制約。“北交所發展初期面臨諸多制約條件,但國家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力度不改,新生市場加速發展的勢能也會孕育巨大投資機會,流動性水平將會逐步得到改善,我們要客觀看待北交所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吳曉求日前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獨家采訪時表示,北交所現在是2000多億元的總市值規模,剛剛開市一周年,我們不能抱著“一年就搞成2萬億”的心態去看待這個年輕市場。
流動性“捉襟見肘”,應客觀看待北交所發展所面臨的制約條件
自成立以來,北交所快速進行高質量擴容。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月13日,北交所已有上市公司163家,總股本214.13億股,總市值合計2161.71億元。
在新股持續增多之下,北交所流動性問題則備受市場關注。據了解,2022年12月以來,新股破發頻現,同時多只個股下調發行價,部分個股的成交在近期甚至出現明顯的萎縮。
如何看待北交所當前面臨的流動性問題?有業內人士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應客觀看待當下北交所發展面臨的制約條件。
具體來看,一是標的端與資金端之間的不匹配。據其介紹,北交所定位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投資標的規模偏小、經營業績波動更大,投資者入市設置50萬資金門檻,客觀上導致投資標的與資金需求兩端存在一定錯配。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從科創板的經驗來看,在具有較高投資門檻的市場中,機構是主要參與群體。以公募基金為例,北交所由于標的規模小、數量少、行業門類尚不齊全的原因,公募基金持股比例遠低于兩創板,在北交所實現規模擴容前,機構適配標的不足制約了專業機構參與北交所投資。
而自然人方面,50萬資產自然人屬于高凈值投資者,此類投資者一般交易較為理性,具有相對一致的投資預期和風險偏好,使得在市場環境多變時更容易出現投資者群體不足的情況,進而導致流動性下滑。
部分平移制度出現“水土不服”,北交所正在對現有制度進行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平移自精選層的制度出現了不適應北交所市場現狀的情況。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精選層公開發行的底價制度方面,北交所開市以來大部分新股發行價基本與底價持平,形成“底價即市價”的心理暗示,而近期部分公司將底價設置為每股凈資產,削弱了底價對發行定價的指導作用。
此外,限售減持制度方面,平移于精選層的制度安排也不適應于北交所規模擴容期投融兩端不相適配的客觀情況。
不過,貝殼財經記者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北交所正在對現有制度進行評估,聽取市場機構與廣大投資者的意見建議。
此外,北交所的流動性問題還與北交所企業本身及市場所處的發展階段相關。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田軒此前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交所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市場容量較小,且以小市值股票為主,流通的基本盤尚未形成,低估值也算是正常現象。從市場交易來看,目前持股者持股期限較長,交易頻率偏低,流動性與以成熟企業為主的主板等其他板塊不具備可比性。
從數據來看,約87%的北交所公司市值低于15億元,科創板這一比例為3%、港股為61%。2022年,北交所股票日均換手率的中位數為0.51%,低于科創板的2.1%,但高于納斯達克全球市場(0.35%)、納斯達克資本市場(0.45%)以及港交所創業板的0.08%。
也就是說,北交所企業規模明顯小于境內外可比交易所市場,而流動性處于中等水平,符合成熟市場中小市值企業交易特點。
而從境外成熟市場來看,中小市值股票通常面臨流動性低的問題。同時,中小市值股票交易更易受外部環境影響和沖擊,而伴隨著注冊制的推進,由于上市企業供給增多,市場也會出現流動性的兩極分化。
如何提高北交所市場流動性?“政策紅包”落地在即
那么,在理解北交所近期流動性因何走弱之后,下一步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提高市場流動性?
在田軒看來,北交所流動性的逐漸增強依賴于不斷涌入的優質企業和逐漸豐富的投資者結構。
田軒指出,北交所改善流動性,建議優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調整個人投資者入場的門檻,進行分級、分類風險管控。另外,可以考慮逐步引入T+0交易機制和引導長期資本的投資。“豐富北交所資產標的,方便投資者進行多元化資產配置,也為風險資金提供更多優質創新型中小企業股權資產的投資選項。”
對于市場中關于調整北交所的50萬元合格投資者“門檻”的聲音,吳曉求認為,規則設計者的初衷是好的,他們認為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時,需要為合格投資者的準入設立“門檻”,有足夠風險承受能力的人,才可以參與證券投資。
“然而這其中有一點被忽略。在市場上,往往風險與成長性是成正比的。”吳曉求表示,我們應該回到資本市場基本原則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一種理想狀態就是,只要信息透明、披露充分,各種法制完備健全,實際上投資者自己是可以承擔風險的。
田軒還建議北交所提高市場流動性,積極推動做市商業務發展,發揮機構投資者的市場價格發現能力,降低投資者在北交所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便利度。
1月16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券商處獲悉,北交所混合做市交易制度、兩融制度均迎來新進展。預計混合交易春節后短期內即可正式上線運行,兩融業務上線運行相關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預計最快可于春節后實施。
多項“政策紅包”落地在即,帶動北交所二級市場向好。開源證券北交所研究中心總經理諸海濱指出,隨著豐富投資者結構出臺、再配合合理的定價以及混合交易制度落地,市場正在逐漸走向良性生態。公司發行價逐漸更為理性,破發率有所下降,投資者賺錢效應也較明顯。
日前,市場行情有所好轉。1月16日,北交所二級市場累計成交3.61億元,其中北證50成份股合計成交1.48億元。9只個股成交在千萬元以上,貝特瑞、連城數控、康普化學三只個股成交在2000萬元左右。

-
每日快報!【財經分析】頭部文旅企業快速復蘇 業內呼吁供給側高品質創新產品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文旅行業加速出清,當前存活下來的企業將更具競爭力,未來積極推動供給側創新、提供高品質休閑產品的...
-
【新華500】新華500指數(989001)1月17日跌0.05%新華500指數(989001)17日收盤跌0 05%,報4578 20點。指數盤中最高觸及4589 89點,最低觸及4557 29點,成分股全天成交額...
-
每日快播:收評:兩市窄幅波動創指漲0.24% 半導體與旅游股領漲截至收盤,滬指報3224 24點,跌0 1%,成交3026 1億元;深成指報11800 55點,漲0 13%,成交4045 4億元;創業板指報2545...
-
全球頭條:科創板收盤播報:科創50指數漲1.12% 半導體股普漲至收盤時,科創50指數報1003 68點,漲幅1 12%,指數振幅為1 32%。從盤面來看,高價股及次新股多數多數上漲,顯示出市場情緒明顯轉暖。
-
國冷智谷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新華財經上海1月17日電(記者 胡潔菲) 近日,上海金泰智造科技有
-
每日快報!【財經分析】頭部文旅企業快速復蘇 業內呼吁供給側高品質創新產品
2023-01-17 15:34:51
-
【新華500】新華500指數(989001)1月17日跌0.05%
2023-01-17 15:37:34
-
每日快播:收評:兩市窄幅波動創指漲0.24% 半導體與旅游股領漲
2023-01-17 15:29:11
-
全球頭條:科創板收盤播報:科創50指數漲1.12% 半導體股普漲
2023-01-17 15:37:22
-
國冷智谷探索鄉村振興新模式
2023-01-17 14:4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