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月,很多上市公司找我咨購收購醫美產業的事宜。”中國整形美容協會醫美機構分會副會長田亞華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很多企業的經營業務與醫美毫不相關,但是都想往上市公司里裝入醫美。”
自2020年開始,如金發拉比、奧園美谷等企業相繼宣布向醫美轉型,蘇寧環球也稱將大舉進軍醫美。在資本熱捧下,即使醫美業務尚未產生利潤,但公司仍然可以分享到股價猛漲的資本紅利。
“同樣,今年也有很多醫美機構找我咨詢出售事宜,醫美終端機構大多屬于虧損狀態,他們也很想趁現在行情好趕緊脫手。”田亞華向記者坦言行業現狀。
上市公司希望通過裝入醫美提升股價,醫美終端機構則希望趕緊收錢脫身。而隨著醫美上市企業拉開減持大幕,這個擊鼓傳花的游戲也到了微妙的時刻。
減持大幕開啟
本周一(6月7日),醫美股集體暴跌。其中朗姿股份、奧園美谷跌停,華熙生物、金發拉比、昊海生科跌幅超5%。醫美暴跌的背后,是多家公司集中減持。
據《華夏時報》記者統計,僅5月1日到6月8日期間,就有7家醫美企業相繼發布減持公告。其中不乏大股東清倉式減持。
朗姿股份于6月4日閉市后發布的一則減持公告顯示,公司股東申炳云擬減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19,876,9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4.49%。這也是申炳云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公告中披露減持原因為申炳云年事已高,本次減持系其本人生活安排和資產規劃的需要。申炳云除了是公司股東以外,還有一層身份是朗姿股份實控人申東日、申今花的父親.
此次清倉式減持,使得資本市場對朗姿股份的信心大打折扣。減持公告披露后,朗姿股份連續兩日跌停。隨后的6月7日,Wind醫療美容指數下跌2.90%,朗姿股份、奧園美谷跌停。
其實,自2020年起,朗姿股份的大股東就開始陸續減持。2020年年報披露,其十大股東中,中韓晨暉減持284萬股,十月吳巽減持85.8萬股,南山架橋減持120萬股,合源融微減持79.7萬股。今年一季度,中韓晨暉、十月吳巽、南山架橋繼續減持,減持數量分別為85萬股、27.6萬股、28萬股。
而2020年正是朗姿股份股價“起飛”的時候。該公司股價在2019年以前徘徊于10元/股左右,2020年股價漲幅達到157.2%,2021年至今漲幅已經高達109%。就在申炳云發布減持公告的前三天,6月1日朗姿股份股價到達歷史高點71.6元/股。如果按照6月4日朗姿股份的收盤價64.65元/股計算,股東申炳云可套現12.85億元。
此外,近期發布減持公告的企業還有華熙生物、昊海生科、金發拉比、奧園美谷、三友醫療、哈三聯。其中,三友醫療減持比例為不超過總股本的3%,奧園美谷為2%,華熙生物為1.89%,昊海生科為1.23%,金發拉比為0.16%,哈三聯為0.098%。
田亞華認為,醫美作為新興消費行業,已經被資本過度熱炒,過高的估值和對公司發展的不樂觀預期,是讓不少企業無心戀戰高位套現的原因。
醫美概念成色幾何?
近年來,醫美領域的第一波股價大漲始于華熙生物、愛美客上市前后。以華熙生物為例,從2019年底登陸科創板至今,其股價漲幅已超200%,并于今年進入“千億市值俱樂部”。而玻尿酸生產企業具有高壁壘的特點,因此企業保持較高的毛利率,2020年華熙生物、愛美客的毛利率分別為81.41%、92.17%。
從凈利潤方面來看,上游企業的利潤普遍較高,例如華熙生物2020年的凈利潤為6.46億元;愛美客2020年的凈利潤為4.40億元。
田亞華認為,過熱的資本從對醫美上游企業的追逐蔓延到下游終端機構,而醫美終端機構數量眾多且分散,因此毛利率低,并且還面臨較大的診療風險,從而從營收上并不能如上游企業那樣支撐暴漲的股價。
朗姿股份的醫美業務正是經營醫美終端機構。該公司最初主營業務為女裝、童裝,2016年通過并購醫美終端機構進入醫美行業。對比上游企業利潤,朗姿股份歷時5年時間的經營,2020年醫美僅實現凈利潤0.69億元,毛利率為54.34%;在港上市的連鎖醫美機構瑞麗醫美2020年凈利潤也僅為425萬元。
同樣通過收購終端機構進入醫美的企業還有金發拉比。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嬰幼兒服飾棉品及日用品,2月26日其股價跌入歷史低點4.15元/股,但是自4月1日宣布收購廣東韓妃后,當月漲幅就高達141%。廣東韓妃旗下控股5家醫療美容機構,但是盈利能力并不穩定,2018 年、2019 年、2020年該公司凈利潤分別為-525萬元、-5621萬元、1186萬元。此次收購因為高額增值和業績能否達標的雙重風險引發深交所關注,要求金發拉比說明合理性。
而金發拉在6月2日股價達到近期高點22.11元/股后開始下挫,6月8日報收于18.15元/股。
田亞華認為,此次醫美“退燒”能夠促進行業健康發展,那些利用“裝入醫美提升股價”的公司會率先被淘汰,同時也讓投資者認識到醫美行業的投資特點和風險。
銘豐資本創始合伙人金雪琨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醫美股價暴漲,有資本追高和投資者對部分標的認識錯誤等原因。對于整個行業的發展,他認為趨勢未變,未來具有先進技術、擁有品牌知名度和優質C端基礎的企業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記者 王瑜 于娜 北京報道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上交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證券化市場,提升資產盤活規模及效率,降低...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貿易商正在以更低的價格進行拋售。有鋰礦上市公司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行,產業鏈面臨較大壓力。有分...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成立后,舉辦者、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資,不得通過拆借資金、無償使用等方式占用、...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年初特斯拉降價將一眾造車新勢力卷入價格戰,3月份東風系的降價補貼再次席卷汽車行業,燃油車企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品牌也無...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開年以來,累計已有15家銀行獲得機構調研,其中長三角區域上市銀行仍然備受資本青睞。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發稿,蘇州銀行...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
2023-03-24 13:37:48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
2023-03-24 10:27:57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
2023-03-24 09:39:02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
2023-03-24 08:26:02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
2023-03-24 0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