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個月,國內股權投募資市場遭遇“雙降”。據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國內股權投募市場共募集194支基金,數量同比下降26.5%,環比上升12.8%;披露募集金額的基金有192支,共募資612.3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3.2%,環比下降14.8%。在此之前的上半年,國內股權基金新募集數量和金額已經出現同比“雙降”的現象。
寶新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股權投募資市場出現“募資難”的問題已經持續幾年了,7月份股權基金新募集數量和金額出現同比“雙降”也很正常。
新募股權基金數量及金額同比雙降
清科研究中心旗下私募通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基金數1069支,同比下降20.3%;新募集基金總額4318.40億元,同比下降29.5%,新募集基金數量及金額均呈同比下降趨勢。其中,今年第二季度,中國股權投募資市場情況較一季度有所好轉。
不過,下半年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今年7月份,國內股權投資募資市場共募集新基金194支,募集數量雖然環比上升12.8%,但同比下降26.5%。披露募資金額的192支基金共募資612.31億元人民幣,平均單支募資規模3.19億元人民幣,環比下降24.5%。當月募資金額在10億元及以上的大額基金共計21支,共募資約353.63億元人民幣,占總募集金額的57.8%。
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新募集的成長基金數量為111支,占比達57.2%,募資金額419.86億元人民幣。創業基金有75支,占比38.7%。此外,還有4支基礎設施基金、2支房地產基金、1支并購基金及1支早期基金發生募集。
從募資規模來看,7月份新募集基金規模最大的是上海眾付股權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募資45.003億元。規模排名第二的是寧夏銀川都市圈黃三角建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募資40億元。位居第三的是廈門國貿產業發展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募資30億元。
鄭磊表示,我國股權投募資市場的“募資難”問題已經持續幾年了,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經濟下行導致項目發展不順利和投資退出困難,已投項目難以轉手,導致之前投資的很多錢沒有收回來,打擊了LP(有限合伙人)對市場的信心,進而導致“募資難”局面的出現。
對此,江蘇國晟金財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吳曉俊博士則表示,現在股權投資市場出現同比雙降,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2017年資管新規出臺后,銀行配資這條路斷了。目前,能夠募到資金的大多是大型股權投資公司,如高瓴資本、紅杉資本等,它們完全可以通過商業銀行、私人銀行和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高凈值客戶募集到資金。至于那些規模較小的、不知名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則很難募到資金。
政策松綁后險資能否打破原有市場格局
7月15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取消保險資金開展財務性股權投資行業限制,在區域性股權市場開展股權投資和創業投資份額轉讓試點。在此之前,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遵循的是2010年頒布的《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對險資的投資范圍有著明確界定,只能投在金融、養老、醫療、汽車服務等幾個領域,如TMT、通訊、高端制造、消費升級等領域都不在規定允許的范圍內。
此次政策松綁后,險資能否打破原有的股權投募資市場格局?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常鑫副教授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放寬保險資金開展直接股權投資的行業范圍,有利于保險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為實體經濟直接融資帶來更多的長期資金。但險資投資周期具有長期性,整體上偏于謹慎,對資金安全性有較高考量,在進行股權投資時也會偏向追求穩定的收益和安全的退出。同時,因為保險資金的投資規模一般都很大,能與之投資體量匹配的項目數量比較有限。未來險資可能會對增長確定性高、國家政策紅利集中的行業加大投入,比如金融、養老、醫療健康等領域。另外,行業監管部門也明確了保險業要加大對“兩新一重”(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和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的資金支持。“不同的項目對資金類型的需求不同,因此,險資進場不一定能解決其他項目的募資難問題。”常鑫如此表示。
山東財經大學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華則表示,政策松綁險企進行股權投資打開了一扇大門,增加了一個進退自如的投資渠道,推動險企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
鄭磊認為,國家希望險資能多投股權項目,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但目前險企并不擅長股權投資,因為投資這個領域需要專業的團隊。險企可單純作為LP(有限合伙人),把一部分資金交給專門的股權投資機構去打理,也可作為政府牽頭的基金,如半導體大基金、綠色發展基金等,這些基金回報期較長,募資規模大,對國民經濟可起到重要支持作用,同樣可以達到險企支持實體經濟的目的。
吳曉俊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險企很難突破現有的股權投募資市場格局。險企一般偏好投資二級市場,因為與之相較,一級市場在投資數量和投資份額的限制條件更多。此外,險企強調穩定的收益和安全的退出,比較偏愛較大的項目,如養老、新基建等。本報見習記者 張博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上交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證券化市場,提升資產盤活規模及效率,降低...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貿易商正在以更低的價格進行拋售。有鋰礦上市公司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行,產業鏈面臨較大壓力。有分...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成立后,舉辦者、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資,不得通過拆借資金、無償使用等方式占用、...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年初特斯拉降價將一眾造車新勢力卷入價格戰,3月份東風系的降價補貼再次席卷汽車行業,燃油車企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品牌也無...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開年以來,累計已有15家銀行獲得機構調研,其中長三角區域上市銀行仍然備受資本青睞。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發稿,蘇州銀行...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
2023-03-24 13:37:48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
2023-03-24 10:27:57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
2023-03-24 09:39:02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
2023-03-24 08:26:02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
2023-03-24 08:3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