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使用某個App,卻發現自己購物價格比“新手”貴,你遇見過這種情況嗎?
精準殺熟,算法變算計……近年來,“殺熟”一詞時常出現,諸如訂酒店、外賣等,不同用戶獲得的價格信息大相徑庭,熟客的價格偏高。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大數據“殺熟”問題,深圳正在征求意見的條例規定,“殺熟”或可重罰5000萬元。地方法規能否遏制大數據“殺熟”?
新老用戶“差別對待”
別讓算法淪為“算計”
對老會員配送費更高、同一家店吃兩三回就漲價、開通會員反而優惠金額減少;同時同地打同類型車到同一目的地,熟客反而收費更高。近年來,部分網絡平臺“價格歧視老用戶”引起關注。網友將這種新老用戶的“差別對待”,稱為大數據“殺熟”。
北京市消協調查顯示,超八成被調查者認為“大數據殺熟”現象如今相當普遍,且有超五成被調查者表示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與之相對應,多家大型互聯網企業都曾被曝利用大數據分析對不同群體進行差別定價,實行“價格歧視”。
一些法律學者認為,大數據“殺熟”是由算法定價引起的現象,本質是價格歧視。具體表現可能是同一個App上“會員價”高于非會員價,甚至同樣的商品、不同手機有不同價格。
此前,復旦大學一項關于網約車的研究顯示,某一品牌手機用戶更容易被舒適型車輛司機接單,這一比例是其他品牌手機用戶的3倍。
算法定價隱蔽且不確定
消費者權益難保障
不少業內專家表示,由于算法定價的隱蔽性和不確定性,以及價格違法行為的舉證難和價格歧視法律認定的模糊性等因素,被“殺熟”時消費者權益往往較難保障。
中國裁判文書網的一則案例顯示,劉某通過某外賣平臺下單配送費為4.1元,當日另一位新注冊用戶購買同樣套餐且收貨地址一致,配送費卻為3.1元。劉某認為平臺存在“殺熟”欺詐行為,要求賠償500元。
平臺則反駁稱,配送費在用餐高峰期動態調整。平臺提供的后臺日志顯示,兩位用戶的下單時間存在13分鐘差異。法院最終沒有支持劉某的訴求。
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教授張志安說,大數據“殺熟”的監管難點在于平臺掌握數據和算法規則,外部較難監管到位也難以建立開放的監督機制。
地方立法在行動
“殺熟”或可罰5000萬元
遏制大數據賦能變“負能”,不少專家認為,關鍵在行業自律。
“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對手。最了解一個企業是否利用大數據殺熟的往往是同行。”上海社會科學院政治經濟學博士唐亞匯、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薛安偉認為,可通過科學的制度設計,加強數字平臺和企業的相互監督與協同自律。同時鼓勵輿論和媒體監督,積極利用社會力量,打造健康的市場環境。
但打擊大數據濫用,僅有自律是不夠的,更需監管發力。
事實上,大數據濫用早已引起監管部門的注意。從電子商務法對“大數據殺熟”做禁止性規定;到文化和旅游部印發《在線旅游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在線旅游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近幾年,相關政策不斷完善。
近期,深圳也正在推進立法進行規范。《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征求意見稿)》發布,規定市場主體不得通過數據分析,無正當理由對交易條件相同的交易相對人實施差別待遇。
違反規定的將給予重罰——違法所得不超過1萬元的,5萬元起罰;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后果的,處5000萬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營業額5%以下罰款。征求意見截止日期為2021年6月15日。
“大數據‘殺熟’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交易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深圳擬重罰大數據“殺熟”,不少網民拍手稱快,這也是加強平臺經濟領域反壟斷監管的重要舉措。
今年2月,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發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明確大數據“殺熟”可能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差別待遇行為。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企業間的不正當數據競爭日益增多,嚴重制約了數據市場的健康發展。”深圳市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深圳探索數據立法,正是要通過法規制度建設,規范個人數據處理活動,強化對個人數據的保護,從而有效遏制個人數據侵權行為,切實維護個人數據主體的合法權益。”
劉俊海表示,深圳的特區立法具有“破冰”意義,在多地試點后,要逐步完善數據管理的頂層設計,明確數據權屬、推進數據確權、保護用戶權益。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上交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今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證券化市場,提升資產盤活規模及效率,降低...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目前市面上有貿易商正在以更低的價格進行拋售。有鋰礦上市公司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行,產業鏈面臨較大壓力。有分...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非營利性校外培訓機構成立后,舉辦者、負責人、實際控制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抽逃出資,不得通過拆借資金、無償使用等方式占用、...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年初特斯拉降價將一眾造車新勢力卷入價格戰,3月份東風系的降價補貼再次席卷汽車行業,燃油車企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品牌也無...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開年以來,累計已有15家銀行獲得機構調研,其中長三角區域上市銀行仍然備受資本青睞。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發稿,蘇州銀行...
-
天天觀熱點:上交所將重點推動融資租賃企業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市場
2023-03-24 13:37:48
-
天天快看點丨碳酸鋰跌破30萬供給端挺價情緒已現 不排除近期企穩回升的可能
2023-03-24 10:27:57
-
環球聚焦:教育部等五部門:全面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財務管理活動
2023-03-24 09:39:02
-
新能源車價格戰正酣 降價潮向產業鏈蔓延
2023-03-24 08:26:02
-
世界熱點!多家銀行被機構密集調研
2023-03-24 08:36:46